厚衣服备起!今夜起重庆各地将逐渐迎来雨雪天气******url:https://m.gmw.cn/2023-01/11/content_1303251838.htm,id:1303251838
阳光躲猫猫,江边雾蒙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今(11)日,重庆大部持续好天气。15时,各地气温普遍在10-15℃之间,石柱最暖和,为18.1℃,云阳17℃,沙坪坝13.8℃。
不过,这样的好天气即将结束。今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11日至15日,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降温过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云南东部至贵州南部、湖南南部、福建北部、浙江东部一线。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本轮冷空气强度较强,移速较慢,在其东移南下的过程中,还将与加强的暖湿气流相结合,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雨雪待机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覆盖超27省份,12日至15日将是雨雪的核心影响时段。
受这股冷空气影响,重庆也将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温降雨(雪)天气过程。重庆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东北部高海拔地区有飘雪;后天中东部地区有雨水来袭,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
专家提醒,临近春节假期,自驾返乡的市民需注意关注道路及天气实况,谨防路段结冰、起雾等情况。自驾如果遇见道路结冰或起雾,在行车时应要做到“四缓”,起步缓、转弯缓、制动缓、心态缓,最大限度保证行车安全。
今明两天受雾影响的主要路段有:G50沪渝高速渝北段,G65包茂高速巴南、南川、武隆段,G75包茂高速綦江段,G85银昆高速永川、荣昌段,G93成渝环线铜梁至潼南段。重庆范围内铁路线路受天气影响不大。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官网截图
未来天气情况
11日夜间到12日白天,重庆东部部分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气温3~17℃。中心城区阴天间多云,气温10~15℃。
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重庆中东部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海拔1000 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其余地区阴天,气温2~15℃。中心城区阴天,气温9~14℃。
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重庆大部地区阴天有间断小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有小到中雪,山口河谷地区有4-6级阵风,气温-4~11℃。中心城区阴天有间断小雨,气温5~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梁浩楠)
外媒看中国防疫:“强劲的经济复苏就在前面”******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题:外媒看中国防疫:“强劲的经济复苏就在前面”
新华社记者
近期,境外媒体纷纷关注到,北京等已渡过疫情高峰的中国城市,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消费活力涌现;道路上的卡车数量增长,国内航班数量上涨,出境航班预订量上升,影院人数增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并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中国经济将实现比预期更快的复苏”
外媒称,在中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后,上海、武汉等多地民众参加跨年庆祝活动,祈福新一年更美好。
法新社1日报道说,在北京,年轻人涌向俱乐部、音乐场所和酒吧;在上海,戴口罩的年轻人在标志性的外滩附近街道上迎接新年到来;在武汉,午夜钟声敲响时,人群放飞节日气球。
中国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北京等多个城市生产生活陆续恢复正常,经济活力复苏。
多家外媒对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经济复苏保持乐观。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经济学家的观点说,2023年中国经济出现更快、更强反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彭博社观察到,元旦前一周,北京、成都和武汉等地的地铁乘客人数增加40%—100%,交通拥堵程度上升约150%—240%,表明这些地区的居民正重返工作、购物和餐馆。
彭博社报道指出,虽然经济社会活跃度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但北京等城市活力的快速反弹表明,一旦这波疫情过去,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比预期更快的复苏。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花旗银行分析师预测说,中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1%,达50万亿元人民币,绝大部分主要城市1月中旬前将渡过疫情高峰。报道称,投资者和分析师预测“未来一年将更加光明”。
路透社报道援引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的观点称:“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强劲的经济复苏就在前面。”
“全球投资者渴望回到中国做生意”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1月8日起实施。内容包括: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国际航班的客座率限制;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
多家外国在华商会等机构认为,此举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和商务旅行,重振投资营商信心。
美联社报道说,对于中国结束对入境旅客实行隔离,众多外企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朝着重振商业活动迈出的重要一步。报道援引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华刚林的话称,“这为恢复正常商务旅行扫清了道路”。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预料新一年外国高管们将前往中国。一家在中国内地设有工厂的大型日本制造商的高管表示,他和同事预计将很快赴华。
这篇报道援引投资机构PAC创始人廖明的话说,全球投资者渴望回到中国做生意。
“在世界迎来2023年之际,中国已经准备了一份礼物。”肯尼亚《民族报》网站在一篇题为《中国防疫新政策对世界经济是利好》的报道中说。
文章说,新政策为疫情以来没有返回中国或者没有去过中国的国际学生的未来注入希望,也让许多商人有机会重新激活他们在中国的商业网络。
世界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
“无论如何,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会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阴影,世界最终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美国福布斯新闻网题为《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新阶段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说。
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疫情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旅游消费国,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支出超过2770亿美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题为《中国人“报复性旅行”将提振2023年旅游业》的报道称,中国重新开放边境意味着中国游客的回归将提振过去依赖他们的企业,特别是在一些周边国家的企业。重新开放对中国的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来说显然是好消息,且这些利好将向更广范围扩散。
《金融时报》援引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思文预测,到2023年夏季,中国游客出境游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50%的水平。上海一家旅行社的经理说,1月下旬农历新年期间将出现旅游“井喷”。
“我们预计,这将对其他东盟国家的经济产生比越南更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国内经济的关联度更大。”越通社报道援引越南资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科卡拉里的话说。
路透社把中国消费者即将为世界各地带来的经济提振比喻为“报复性”反弹。
这家通讯社报道说,中国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21%。随着1月21日开始的中国农历新年假期临近,全球各地的酒店、餐饮行业也开始做好准备,希望从即将到来的旅游热中获利。
肯尼亚《民族报》报道认为,中国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利好全球经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望在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